孩子们的小手紧握木锤,屏息凝神,目光紧盯着棉布下那抹悄然洇开的绿意—“老师,我的树叶浸泡时间够了吗?”7月15日,张家界市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走马坪村,威斯尼斯人ww2299官网游戏特色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小小科学家”团队的这堂“敲出自然之美”植物拓印科普手工课,在一连串清脆的敲击声和孩童热切的探问中开“敲”!
宋映梅指着棉布上一片清晰的叶脉纹路引入植物拓印的课堂,讲解了植物拓印的原理。“大家看,”宋映梅举起棉布说,“这块棉布上是不是印着一个叶子的图案呀?大家猜一猜这图案是怎么出现的呢?”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聚集过来。 “是不是染上去的?” “画上去的吗?”孩子们争相作答,此起彼伏的猜测声让课堂活跃了起来。
迎着孩子们期盼的目光,宋映梅趁机为他们“解密”,讲解植物拓印的原理。植物在被水浸泡后细胞吸收水分,慢慢膨胀,细胞壁变得非常脆弱,如果受到外力挤压,植物细胞破裂,含有植物色素的细胞液被释放出来,渗透到布料上,于是就形成了大家的拓印作品。
“大家制作属于自己的拓印作品吧!”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拿起提前浸泡的花草,这正是他们走进田间地头,采集的桑植县特有的野花、树叶。“咚咚咚!” 整齐有力的小锤交响乐在教室里回荡。孩子们握着小木锤,卖力地挥舞木柄,一下一下地敲打叶片。“哇!我的布上有绿色的花纹了!” 一位小女孩高高举着白布,声音里全是惊喜。孩子们自豪地向团队成员展示自己独一无二、风格各异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印着”他们挑选叶片时的认真和敲击棉布时的期待。
“这堂课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亲手把乡土草木‘印’进心里,”宋映梅说,“在敲敲打打间,他们能体悟到自然造物的美感,破译植物色素的科学奥秘,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自己的家乡。”
作为“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的入选团队,“小小科学家”乡村振兴科普教育团今夏扎根张家界市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走马坪村,为当地孩子带来了12门特色课程。本次植物拓印手工课,将桑植特有植物的天然纹理与色彩通过拓印留在布上,孩子们在触摸家乡草木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交融。木槌叮咚响过,素布上草木生香,桑植田野的斑斓色彩和乡土气息,就这样在小手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中,悄然沉淀为科学探索的火花与乡土眷恋的暖流。
(图文/宋映梅 胡靓 一审/孙铠洋 二审/叶正芳 三审/张国强)